1. 产品介绍
Ni IDA Beads可以用于各种表达来源(如大肠杆菌、酵母、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)的组氨酸标签(6xHis-tagged)蛋白的纯化。它是以4%琼脂糖凝胶为基质,通过化学方法偶联了三配位的亚氨基二乙酸(IDA),螯合镍离子(Ni2+)后,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平面四边形结构,从而有更多的位点与组氨酸标签上的咪唑环继续配位,达到结合目的蛋白的效果(产品化学结构见图1所示)。但是,这样的结构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小分子的进攻,镍离子易被还原或者被螯合,从而破坏其化学结构,无法结合目的蛋白。
Ni IDA Beads具有载量高,性价比高的优点。具体性能见表1。
表1. Ni IDA Beads产品性能
项目
性能
基质
4%琼脂糖凝胶
载量(/mL基质)
>40mg 6XHis-tagged protein
微球粒径(μm)
45–165
最大压力
0.1 MPa, 1 bar
储存缓冲液
含20% 乙醇的1XPBS
储存温度
4°C-30°C
2. 问题及解决方案
问题
原因分析
推荐解决方案
柱子反压过高
填料被堵塞
按照第3部分对填料进行在位清洗。
裂解液中含有微小的固体颗粒,建议上柱前使用滤膜(0.22或0.45μm)过滤,或者离心去除。
样品太粘稠
样品中含有高浓度的核酸,加长破碎时间直至粘度降低,或者添加DNase I (终浓度5 μg/ml),Mg2+ (终浓度 1 mM),冰上孵育10-15分钟。
缓冲液太粘稠
有机溶剂或者蛋白稳定试剂(如甘油等)可能会引起反压增高,降低操作流速。
洗脱组分中没有目的蛋白
蛋白可能是包涵体,没有在上清中
可以通过电泳检测裂解液分析上清中是否含有目的蛋白,包涵体蛋白需要按照包涵体蛋白的纯化方式。
表达量太低
优化表达条件。
目的蛋白结合比较弱,在洗杂步骤被洗下来了
提高wash Buffer的pH,或者降低咪唑浓度。
目的蛋白结合过强,不容易洗脱下来
降低Elution Buffer的pH值,或者增加Elution Buffer中咪唑浓度。
使用10-100mM EDTA溶液剥离镍离子,同时得到目的蛋白。
蛋白降解
在4°C下进行纯化操作。
菌体破碎时添加一些蛋白酶抑制剂。
洗脱组分不纯(含有多种蛋白)
洗杂操作不彻底
增加Wash Buffer体积。
样品中含有其他的组氨酸标签蛋白
通过调节pH值,或者咪唑浓度来优化洗杂条件。再使用其他的纯化手段(如离子交换,疏水等)进一步纯化洗脱组分。
填料颜色变浅或变成白色
镍离子脱落或被剥离
按照第4部分填料再生中的建议重新挂镍离子。
填料呈现褐色
缓冲液中含有DTT
对Ni IDA Beads,不能耐受DTT,建议换用Ni NTA Beads或者Ni NTA Beads 6FF。
对于Ni NTA Beads或者Ni NTA Beads FF,建议降低DTT的浓度至2mM以下,或者改用巯基乙醇。
上样过程中蛋白发生沉淀
操作温度太低
室温下进行上样。
蛋白发生聚集
在样品和所有的缓冲液中添加稳定剂,如0.1%的Triton X-100 或者Tween-20。